欢迎访问惠州市湖南益阳商会网站!本网站由惠州市嘉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! 联系电话:132 2916 6608



联系电话:王兵秘书长 132 2916 6608



关于商会
新闻动态
会员风采
商会章程
线上入会
影像年会
友情链接
益阳故事
益阳美食
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首页 > 益阳故事 > 内容 
益阳的故事之五 :再解大码头文化衰落

发布时间:2019/12/11 8:41:10  点击:10773次

十九世纪末、二十世纪初,可说是益阳大码头经商水运文化的辉煌顶峰时期,大码头人的骄傲自然也跟着到了顶峰的极限,他们除了上下游的人看不起之外,甚至连南北的人都瞧不起了,有一句口头语流传下来;“长沙里手湘潭漂,湘乡恩呀做牛叫”,就是明显的瞧不起这些比益阳名气大的城县,至于本来就比益阳小的县区,那更是有些藐视了,比如一说到宁乡人就变着腔调戏谑;“唠叨安马抓牙子第(六度庵卖茶叶子的)。马哈猪子弟(卖黑猪子的)”。

形成这种骄傲的大码头人,后来竟连本地人都有些瞧不起了,比如在它下游约十里的南门口,这本是益阳上千年的城镇中心,但由于大码头经商水运文化的崛起,使本应顺流而下的城市中心却逆流而上返到了大码头,这纯是人气扭转的自然规律,因此,大码头人于是连老城镇中心的人都有些瞧不起了;据说那时农民到城市里来买大粪,在南门口买一车粪只出五文钱,而在大码头买则要出十文,理由是大码头的人吃肉食多,粪肥田些。大码头人在本地竟然也敢处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!


但是,大码头人的骄傲和居高临下却不敢瞧武汉人不起,理由除了武汉确实要比大码头富裕和大气之外,最主要的是大码头送下去的货都是土货和山货,而运回来的都是洋货和新奇货,货比货自然就有些底气不足,因此,大码头人再骄傲也只敢在湖南范围内作大,在武汉人面前便不得不谦虚谨慎,就连和武汉话同腔近音的常德安乡话、益阳人也不敢无来由的小瞧。


可事物的规律是;凡是瞧别人不来的人,最敏感和担心的就是怕别人也瞧自己不来。益阳人在武汉人面前就正是有这种敏感和担心,终究,还是和比大码头强的武汉人进行了一次“瞧不起与瞧得起”的碰撞;



清同治年间,大码头新崛起的酒厂富豪徐志潭,亲自用新买的洋船装一船“益阳小曲”到汉口去交货。那时,武汉由于地处国内交易中心,在中西货物交流频繁的时期,自然有着无比的做大优势,人一做大,规矩就多,因此,汉正街商号大老板们基本上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接待礼仪;即按货船的规模、洋土价值进行分等级接待,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对下游如南京、上海、九江的洋船进行高规格接待,而对上游木帆船甚至更大规模的毛板船都是中低档规格接待的规矩。本来,这种带有势力眼等级的接待规矩三方都还认为合情理,上游人也无不好的看法,因上等的规格上游人也消受不起,比如,接待时鸣炮十九响,船上就必须相应鸣笛十九声答礼,木帆船没这设备,也就自认为不配,因此,一直相安无事。


可这次益阳的徐志潭老板开的是新洋船,所运的也是新工艺蒸馏的瓶装曲酒,属于工业品。而汉正街老板们仍然是上游船的规格级别予以上等接待,即没有鸣炮和铺红地毯。


就在接待的鼓乐声和献鲜花的过程中,徐志潭老板突然要船工鸣笛答礼,并给凡来参加迎接的人员都封五元大洋的红包。这一下,弄得汉正街的老板们傻眼了;只得赶紧鸣炮十九响补礼,欢迎礼炮倒成了答礼礼炮了。但红地毯是补铺不成了,因为贵客已经上了码头,只能口头致歉表示;“怠慢了贵客”。


可徐志潭老板偏偏得理不饶人,很豪爽的哈哈大笑说;“没关系,红地毯无非就是清洁卫生些罢了,这码头是还有些不太清洁,不过,我有办法”。于是,转头对他的船员们命令;“伙计们,把这船上等的益阳小曲都抬出来,就用酒里里外外给我把这码头洗刷干净”!


当酒香溢满整个汉口时,徐志潭老板便很居高临下的和汉正街的老板们谈笑起来,徐志潭老板的骄傲自豪和汉正街老板们的尴尬难堪自不必详细描述,就象汉正街的老板们的“势利眼”和“崇洋媚外”被徐志潭当场戳穿,并进行了一场无法招架的嘲笑一般。

自然,上游的船户们和码头工人们都认为是大长上游和内地人志气的事情,其赞赏支持态度也表露无遗,徐志潭也就在一洗之中成名,成了益阳和上游船客户的英雄和代表,从此,汉口码头也就有了一个别名;酒洗码头。并且,这个名称很快就盖过了原有的码头名称,因许多船户和码头工人都说,离这个码头几里外就能闻到酒香,


久而久之,“酒洗码头”便成了汉口码头的正式名称。

然而,汉口人毕竟是见过大风浪的,对这形成事实的名称变迁也并不忌讳,反而有吸取教训,引以为鉴的意味,酒洗码头就酒洗码头。不过,在正式成文时,却写成了“九喜码头”,音同字不同,这种改动,倒增加了皆大欢喜味道,从而也掩盖了那种夸豪斗富、尴尬难堪成因。


“酒洗码头”,这名称一直叫了半个多世纪,直到解放后公私合营时才改为;汉口第十四码头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


可益阳的许多老船员在二十世纪末到武汉时,却还是称呼为“酒洗码头”,并说,还能闻到一股酒香,自然,这是心理的虚荣心起作用,什么酒能香一个多世纪呢?但益阳人却解释说;以后每来这个码头送货的益阳船客,都要在这个码头倒上一至两箱益阳小曲酒,这除了对酒洗码头的纪念外,更主要的这是一种无形的商业广告,因此,益阳小曲也在武汉畅销了半个多世纪,具体是不是这样,这倒无法考证了。



但益阳人从这故事中能想到些什么问题呢?是自豪感,荣誉感、赞赏的心态还是想到了更多更多???



但我看到的却是一种传统文化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虚荣,这之中没有什么道理和逻辑可循,更没有科学的体系和次序的纹理,只有两个谁也说不清内涵的汉字;面子。这一点,大码头人算是把它演绎到了极限,并且,在今天还一直把它保留在血液之中,因为,他们到目前似乎还未认识到;这就是大码头文化衰落的致命原因,尽管这其中没有“恶”,还不乏其“善”和人性,但却缺乏知识的理性和数据的科学。



·上一篇:益阳的故事之四 :大码头文化衰落 ·下一篇:益阳的故事之六:松花皮蛋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惠州市湖南益阳商会(第二届)@版权所有    粤ICP备19156086号-1

地址:惠城区国商大厦A栋7楼D  联系:王兵:13229166608